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高妍妍 通讯员 王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青岛市市南区多措并举推动就业援助工作深入到街道社区,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纳入区为民办实事,促进居民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实现居民就业有岗位、创业有舞台、培训有项目,真正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点设岗
近日,一个个“小蓝窗”开始在市南区大街小巷流动,工作人员现场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很是热闹。这是市南区首创的“就享家”流动就业服务窗口,将“微服务”服务搬到大街小巷。
除了分布在大街小巷的“流动窗口”,市南区还在社区居民相对方便、集中地段建立“就享家”就业服务站,服务站集政策宣传、求职登记、岗位推荐、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于一体。
“我感觉在服务站上班挺好的,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帮助别人就业。”在金湖路街道阳光泰鼎大厦“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上岗的公益性岗位人员郭莉说。
今年以来,市南区创新创设了66个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岗位,在通过创设新岗位解决一部分群体就业的同时,帮助更多群体实现就业。自2022年以来,市南区全面开展城镇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目前,市南区共有城镇公益性岗位4000余个,公益性岗位在创城建设、网格管理、文明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公益性岗位切实解决了很多大龄失业人员、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
优化服务
“如果您有求职、创业、培训、人社政策咨询等方面的需求,可扫码登记您的需求及联系方式,市南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专员将与您联系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市南人社的公众号平台上真诚写道。“每周播报,播您需要。”不少社区居民记住了这个宣传语。就业服务播报每周都更新一期,在市南人社微服务公众号和街道办事处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转发。市南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精选适合辖区失业人员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经常咨询的业务问题,形成播报内容向街道社区推送,实现岗位、政策、服务直达企业和居民。
“食堂最近忙不过来,能不能帮我们就近招个厨师?”“好的,我们将招聘岗位发到播报进行宣传推广”。居民需要家门口就业岗位,企业也需要家门口居民,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湛山街道秀湛路社区助老食堂负责人姜莎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向社区提出招聘需求,当晚,她便接到了应聘电话。
市南区还创新性推出以“YEAH享知识,技能提升不NG”为主题的市民培训夜校活动,共推出茶艺、香道、小儿推拿、直播带货、视觉艺术设计等十余种精品课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通过就业需求摸排、技能等级认定、就业岗位推荐等措施进一步帮助学员实现精准就业,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350余人。
关爱特殊群体
“力所能及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让我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孙女士是一名残疾人,多次创业失败,家庭比较困难,金门路街道人社中心工作人员徐凤霞理解情况以后,主动上门帮扶,为其详细介绍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不久,孙女士在自家附近的花店找到了工作,徐凤霞则联系区残联帮助她认定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并为其办理灵活性就业登记和灵活性社会保险补贴申报,解决就业难题。提及这段经历,孙女士将其形容为“晴了天”。
市南区锻造精准对接链条,优化帮扶流程,推行“1223”精准对接模式,通过模式创新提供靶向就业服务,2023年以来,共帮扶1.5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90%以上,帮扶1000余名毕业生实现就业和见习。
据了解,市南区以政策帮扶更多群体实现就业,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进行全额补贴,补贴不含个人应缴纳部分。对于从事灵活性就业并按规定进行灵活就业登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职工社会保险的,按照灵活就业人员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2/3给予补贴,每人每月最高不超过500元。今年以来,共通过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社保补贴覆盖企业2400余家次;通过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稳定2200余人次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