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九方泰禾国际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派忙碌的景象,一辆辆载着迪马品牌玉米收获机的大型物流车陆续发出,运往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
“迪马品牌经过接近十年的锤炼,已成为玉米穗茎兼收收获机和东北地区玉米摘棒收获机的第一品牌,今年我们的订单实现了翻倍式增长,现在正在进行发货。”九方泰禾国际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管承龙告诉记者。
九方泰禾是红石崖街道辖区内的重点企业,多年来以“制造高端玉米收获机”为主业,自主研发的玉米摘穗收获机、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产品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自主品牌“迪马”系列的多款玉米收获机机型销量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前三名。
创新赋能 延伸农机产业链条
九方泰禾装配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进行农机调配、生产,一个个“绿巨人”在电焊的火花中装配起来,“现在正在进行装配的是迪马战狼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收获和秸秆离田回收,引领行业技术前沿。”管承龙告诉记者。
管承龙通过手机视频展示了一段迪马战狼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在田野里的作业景象,记者看到,伴随着发动机隆隆作响,“绿巨人”抬起钢铁臂膀,将玉米熊抱入怀,经过快速的机械处理后,一次性实现秸秆切碎回收、玉米摘穗剥皮,整个过程高效灵活。“收获玉米和秸秆处理同时进行,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更能够实现秸秆的及时回收利用,从源头降低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购机者通过秸秆回收售卖,较传统玉米果穗收获机每亩可增加纯收入200余元,当年可收回购机成本并获取可观利润,投资回报率高。”管承龙说。
由是观之,该机型有助于促进农业、畜牧业传统运作方式的改革,在收获玉米的同时,产出优质饲料,显著增加玉米种植效益,降低畜牧业饲料成本。该机型的产业化,带动了供应链和销售链快速增长,直接和间接带动属地70余家供货商,为社会提供了300多个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
目前,九方泰禾装配车间、涂装车间、试制车间、配件库及公用辅助设施配备合理,现已具备年产5000台多功能联合收割机的生产能力。2021年上半年已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销售农业机械1500多台,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大批的就业岗位。同时,双向带活产业上下游,拉动产业链上游产能近10亿元,带动供货商企业70多家,稳定4000多个就业机会,打通了农业机械产业全链条,有力推动了西海岸新区智能农机装备发展壮大和居民就业。
智变升级 提升高端制造能力
离开九方泰禾装配车间,记者来到迪马智控中心,在该中心的大型显示屏上,融合汇聚了农机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和能源管理平台。
以农机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为例,记者在平台上看到九方泰禾已与90多家农机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在东北三省、内蒙古等12个省份建立了180多家分销网点。
“通过农机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台玉米收获机的运行轨迹和运行状态,如果机械在工作中发生故障,平台会第一时间预警、定位,我们可以及时协调售后服务人员进行处置,极大提高了我们服务客户的能力。”管承龙说。
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九方泰禾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通过在传统化的农业装备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添加数字化基因,重新演绎和发展了传统的农机装配工艺,不仅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环保低碳、节约资源的目的,更是实现了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全新产业形态,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迈进。
周到服务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是西海岸新区“攻坚突破年”,红石崖街道坚持发展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服务保障企业长效机制,为辖区企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街道相关部门会定期走访企业,为我们普及相关政策,协助我们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张希升表示。
前期,红石崖街道在走访中了解到九方泰禾在大件产品公路运输上遇到了问题。在街道的协调下,日前,区营商办会同区交通运输局到九方泰禾国际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就该公司大件产品公路运输问题进行实地对接,区交通运输局就办理大件运输许可手续和政策向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解释说明,并表示可以配合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跨省大件运输许可手续审批由原来的11-12个工作日压缩到5-6个工作日,市内大件运输许可审批由原来3-4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
(宋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