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频道>内容详情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开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新征程

2021-12-09 15:44:5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今年以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聚焦“服务、建设、发展”三条主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开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新征程。

坚守初心使命,始终践行人民交通为人民。一年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纾民困、解民忧的实际行动,高质量办成了59件民生实事。打通堵点痛点方面,困扰市民多年的胶州湾大桥李村河互通立交ABF匝道、华中路一举贯通,青银高速李村收费站拥堵治理(一期)工程70天建成通车,局部路网通行效率明显提升。提速铁路效能方面,开通平度、莱西至主城区市域列车,至青岛北站分别仅需40分钟、28分钟。增开4对至北京的高铁大站标杆列车,青岛至北京之间运行时间在3个半小时内的大站标杆列车增加至每日7对,其中最快仅需2小时59分,“朝发午至”“千里日还”成为现实。机场转场方面,我省首个4F级胶东国际机场8月12日转场投运,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垂直零换乘”,高铁、地铁下穿航站楼并设站,全省首创地铁认可高铁安检,济青高铁、地铁8号线、长途汽车、机场巴士、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公共交通方面,1号线南段即将开通运营,与1号线北段、2号线、3号线、13号线联通后,将形成跨海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总长284公里的轨道交通干线网。结合新建小区、老城区改造、地铁接驳换乘等需求,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1条,新开通微循环线路3条,填补傍海中路、湖清路等区域线网盲点,解决市民出行最后1公里问题。改善农村交通方面,新(改)建和维修农村公路1122公里,硬化119个村庄通户道路,全市建制村基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前湾港区2号疏港高速和胶州湾高速部分路段实施差异化收费,为五、六型货车年均减免通行费近亿元。

今年2月,青岛入选《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青岛港入选11个“国际性枢纽海港”建设名单,成功由全国性交通定位跃升为国际性枢纽。一年来,瞄准战略定位,市交通运输局加快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构建综合网络方面,以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为引领,项目化清单化推进88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11月26日建成通车,为董家口港区新增一条重要疏港大通道。贯穿南北的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服务胶东国际机场的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将由目前的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项目计划年底开工。胶东五市共同启动总投资1997亿元的10个标志性工程,潍烟铁路、莱荣铁路加快推进,轨道上的胶东半岛正加快实现。畅通对外通道方面,海向新增集装箱航线17条,覆盖180多个国家的700多个港口。1-10月,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完成5.3亿吨、1987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5.8%、10.3%。空中新增至大阪、莫斯科、河内、阿拉木图、仁川等全货机航线5条,改善了青岛市全货机航线少的局面,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20.79%、21.3%。陆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国际班列,建设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做优“日韩陆海快线”,新增中欧班列线路9条,直达全球18个国家的46个城市,开行中欧班列455列,同比增长42.6%。提升枢纽能级方面,我省首个航空物流超级货站项目获批。完成老港区四方港区、董家口港区散货堆场等三个专项规划调整,打开了港口扩容新通道。新增内陆港3个、总数达21个。完成海铁联运量133.2万标箱,连续7年保持全国领先。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聚焦交通强市建设,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和产业升级,打造交通强国青岛样板。获批多式联运服务、轨道交通产业、智慧交通发展、大数据中心建设等4个国家级试点和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信用交通市建设等2个省级试点。“胶东半岛联合执法”“打造世界一流平安海洋港口”等典型经验全省推广。莱西市“共享平台+邮政快递”项目入选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全球首创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示范段)。物流组织、服务模式创新连续突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自主创新与智慧物流协同发展等4个案例入选国家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上合多式联运‘一单制’进口试点工程”入选省试点工程。

新的一年,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做到“硬建设”“软服务”双轮驱动,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艺)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