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频道>内容详情

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 | 近10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青岛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2024-11-11 11:40:1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高妍妍

2024年11月11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青岛市政府副市长赵燕介绍“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关情况。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项骏;崂山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唐超回答记者提问。

青岛市连续五年在省政府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李沧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认定,市南区等6个区市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智慧教育赋能等近十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有关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

优质资源供给更加充足,老百姓家门口上学更加便捷

学位供给更加充足。构建与学龄人口排浪式变化趋势和城市更新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位供需动态监测机制,重点加强新建功能区、城乡结合部新建居住区等热点区域学校的设点布局和建设,优先启动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等10个重点片区(园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2022年以来,全市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28所,增加学位约19.73万个,有效应对了义务教育新生入学高峰。着力扩大学前教育优质公办学位供给,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183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3%,优质园占比提升至85%,创新实施“长幼随学”政策,开展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满足了老百姓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师资队伍更加优质。始终把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创新教师队伍“引、育、管、评”机制。实行面试前置和统一招考、自主招聘“双招”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近几年全市引进的国家公费师范生占到全省的60%左右。截至目前,青岛市累计培养国家教学名师8人、齐鲁教育名家培养入选9人、齐鲁名师名校长165人、省特级教师359人,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近三年来,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已达两万余人,占全市专任教师的1/6,优质师资实现倍增,有力支撑了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发展保障更加有力。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年由900元统一提高至1300元,初中由1100元提高至1700元,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为每生每年1.7万元,孤独症、脑瘫症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为每生每年2.04万元,保障水平均达到全省最高。开发中小学智慧教学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和网上巡课系统,建成智慧校园应用示范校129个、同步课堂教室1700间、创新实验室779间,重点在集团化办学学校、初中强校提质校、城乡学校共同体间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创新,23个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青岛教育e平台获得中国新型智慧城市最高奖“智尊奖”。

家门口好学校越来越多,更多教育新高地快速崛起

新建学校更高起点办学。实施新校高位发展行动,锚定“建一所、优一所、强一所、老百姓喜欢一所”的目标,采取提前选配校长、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培训,“一长多校”办学等措施,实现“开办即优质”的目标。聚焦校长课程领导力等专题,组织校长赴高校开展高端研修,赴发达地区跟岗培训,36所学校采用“一长多校”办学模式,90所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近几年新启用的107所学校均实现高起点办学,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初中学校更高质量发展。实施初中强校提质行动,瞄准“为基础教育壮腰”的目标,遴选在改善区域教育均衡度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53所试点校,采取“揭榜挂帅”选聘校长、跟岗学习、教研员包靠学校等9项措施推动强校提质,70%的试点校与区域内的标杆校差距明显缩小。聚焦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打破办学界限,大力推广“强校+弱校”“普高+初中”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全市共组建235个教育集团,涉及学校900所,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

普通高中更加特色多样。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行动计划,推出构建校长课程领导力标准、开展“区间分”教学评价试点、构建学生发展增值评价智能系统等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创建省级特色高中7所、省级学科基地8所,2所学校被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24项高中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真正让不同禀赋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高中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好,学生更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五育融合全面推进。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品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都能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或艺术才能,都能参加劳动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筑牢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基,在全省率先开展在校生视觉、脊柱和心理健康筛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各中小学课程表,指导督促中小学校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阳光锻炼一小时,青岛市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和优良率均居全省第一。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同时发力,推出了校长进课堂听评课、大教研组建设、中小学全学段教学质量和高中校长课程领导力评价、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等系列措施,推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等指导意见,为中小学配备科学副校长,一体化实施筑基、奇点、英才、强基四个计划,提升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水平。落实中央“双减”政策,在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同时,采取加强教学研究、保障“零起点”教学、优化作业设计、强化校内课后服务等措施,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3个案例入选全国“双减”工作典型案例。青岛市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省稳居第一方阵。

协同育人持续深化。每年开展“家长开学第一课”,联合青岛广播电视台录制“教子有方”“家庭教育之声”等节目,年观看人数超100万人次,为家长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便捷化指导服务,在全国率先推出《陪伴成长—青岛市中小学生家长手册》,向全市140万家长免费发放。

青岛市教育系统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主线,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构建青岛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具温度的人民满意教育。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