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青岛市南,每走一段路,总能“撞”见些意外之喜,苍翠的绿植、洁净的海边,活泼灵动……每望几眼,都能心醉神驰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今年以来,市南区以“全域景区”标准,创建“精致、精细、精品”的市南品牌,创建“一把扫帚扫到底”新型城市管理运行机制,解决辖区3000余个开放式居民楼院的保洁标准不统一问题;持续增加公园面积、大力推广立体绿化,为城市增花增色、添绿添美,打造“人在城市中,城在公园里”的全域绿色生态环境,努力打造美好生活典范区,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 喜欢的青岛城市客厅。
整合力量,实现“一家管”
为解决“各管一摊”“各扫门前雪”的情况,青岛市市南区整合区内力量,统筹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力量、资源,实现全区城市管理工作一家实施,做到标准统一制定、队伍统一管理、资源统一调配、任务统一实施。
“我们打破了原本环境卫生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在原有保洁区域的基础上,将全区 3211 处开放式居民楼院及甬道全部纳入城市管理系统作业范围,将扫帚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和雨水篦、变电箱、绿化带等‘犄角旮旯’和‘边边角角’,真正实现无缝隙、全覆盖。”市南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此外,全区制定《市南区环境卫生保洁手册》《市南区开放式居民楼院养护标准》口袋书,人手一册,保洁人员按照标准·开展工作,实现了院内院外一个标准、清扫保洁无缝衔接。”
改革后的城市管理工作如何干,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市南区深化工作流程再造,科学划分工作职责,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高质。在前海一线及重点区域划分 97 个网格,按照定人员、定区域、定时间、定责任的“四定”原则,实行分格管理,责任到人。同时,按照全面覆盖、面向基层的原则,将城管执法中队力量全部下沉到街道社区一线,实现重心下移,执法“到底”。
“‘一把扫帚扫到底’打破了原来环境卫生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了清扫保洁管理的无缝衔接,有效解决了楼院内、外环卫保洁水平差距大、各扫门前雪和犄角旮旯踢皮球的问题,提升了市南城区环境卫生综合管理水平。”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局长许群表示。
强化监督,实现“大家督”
“创新督促检查考评形式,发挥数字化城管监督平台作用,邀请居民群众参与监督、发现,是我们为促进城市管理和市容环境水平的不断提升,打造“精致、精细、精品”环境品牌的有效手段。”市南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城市管理质量如何,居民最有评判权。”
全区定期实行“漫步市南”行动,划分东、中、西及沿海景区片区,区领导带头,城市管理系统班子成员全员分片包路,对全区 841 条道路和全部楼院进行巡查督导,每日两次、每次不少于2 小时;巡查人员随身携带工具,随手清理垃圾,大件垃圾第一时间联系责任单位清理。同时,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队伍作用,用好智能指挥系统,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和执法的效能和精度,做到问题第一时间督办、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
不断发动居民参与共同监督,市民还可以通过“点·靓青岛”微信小程序,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举报,目前接到市民有效投诉6997件,办结6970 件,结案率99.61%,3月至11月应发放奖励金额139940元,各街道办正有序发放中。
创建为民,打造“洁净绿”
“天山社区里大多数都是开放式楼院,经过金门路街道的集中整治,彻底拆除了圈占绿地的栅栏、乱堆乱放的杂物,对已被毁坏的绿地进行了重新栽植,并安装上晾衣架、公共桌椅等,方便居民生活休闲。”天山社区居民、楼长范爱玲说,而整治一新的开放式楼院公共区域保洁工作也由市南区城市管理系统统一负责,“从日常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感觉还是一直维持着不错的卫生保洁水平的。”
开放的楼院有保洁员了,背街小巷和甬道有人管了,连家门口的变电箱之类的犄角旮旯都扫到了……一件件事儿完全办在了居民的心坎儿上。
除了积极加强楼院环境卫生整治,市南区还持续增加公园面积、大力推广立体绿化,为城市增花增色、添绿添美,让绿意绽放在老旧楼院当中。江苏路街道办事处对伏龙山路7号的绿化带重新进行了设计规划,补植了新的树木、花苗,移除了死树枯枝,并对花草树木进行了药物喷洒、修剪,做好日常养护。
“我们原本是老旧小区,杂物多,环境也乱糟糟的,”齐东路社区居民李洪庆说道,“现在可是不一样了,整个楼院的颜值都上升了,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不说,绿植都换新了,看着可舒心了。”
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市南区真正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扫”出洁净如新、满目青翠的市南特色景致。(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