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赵进 实习生 仲琪
青岛市南区第二届上街里·啤酒节如约而至,西部历史城区也进入一年中最热最旺的旅游季。
在水龙池子广场,音乐喷泉秀正迎来一首歌的高潮段落。73岁的徐本茹老人驻足,看水柱升起又落下。水花欢快地溅落,在地上,也在老人心里,荡起圈圈涟漪。“这是我可爱的家,名字叫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永恒的符号。”喷泉音乐是应景的《青岛》。
水龙池子广场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是由青岛市南四方路、黄岛路、易州路围成的一个“三角地”,青岛历史城区大鲍岛区域的重要地标之一。1901年,海泊河水厂投产,向居民提供饮用水,最为著名的一处供水点就是四方路这处三角地,“水龙池子”也因此得名。
如果把历史再往前翻翻,会发现,四方路一带不仅是德国胶澳总督府最初指定的华人居住、商贸活动、社会交往与公共娱乐场所,也是青岛在大鲍岛渔村聚落基础上最早形成的商贸居住混合街区,并培育诞生了里院这样的独特建筑形式。
“在城市草创的那些日子里,这个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街区,夹杂着各种城市化的动力,在以道路和建筑为代表的物质层面,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向前推进,成为青岛最早的市街。”《大鲍岛·一个青岛本土社区的成长记录》写道。
上世纪30年代后,各里院开始有了水龙头,“水龙池子”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历史继续奔涌向前,1949年以后,水龙池子三角地建了一处蔬菜店,后来菜店经营不下去了,就开始租给一些小商贩,逐渐发展到建起了更多建筑,成为和周边类似可供居住的里院。
“我的家在济宁支路3号,后院就是现在三江里的位置。”徐本茹老人说道,小时候他们常常在四方路“三角地”游戏玩耍,“我出生、长大在这里,到2016年搬离,对这里感情特别深。”
徐本茹老人出生的上世纪50年代,这块“三角地”其实已经没有水了,但是因水而兴的此处,却应了那句“水主财”,正如现在广场石碑上《大鲍岛赋》所述:“聚财之地,不更其本,人情和美,不改其质。”
“万香斋酱肉”“三聚成酱肉”“瑞芬茶庄”“万福临糕点”……这些躺在文史档案里的商铺,现在读来不过是一个个陈旧的名字,在当时却聚集了岛城老街区最为繁荣的商业人气,代表了最鲜活生动的生活。
“万香斋的猪头肉和猪肠最好吃。”徐本茹老人忆起往事,那些年少时候的奢侈念想,让万香斋成为她评价肉类熟食是否可口的“一杆秤”,早已儿孙满堂的她,每当孩子们买了酱肉,总是拿万香斋做个比较。
长她四五岁的“邻居大哥”于兴隆老先生,则对“瑞芬茶庄”印象深刻,那里有货真价实的茶叶,日子清贫,茶叶末便宜,清茶的香气,就像那些温暖的旧时回忆,时常萦绕心间。
物质匮乏年代里的一点鲜,一点香,穿越漫长的岁月,如今依旧滋养着越来越好的生活。
“这就是你们年轻人说的‘怀旧游’吧”,在青岛市南上街里啤酒节熙熙攘攘的街头,在野馄饨升腾的浓郁烟火里,徐本茹老人说,这总让她想起小时候看大家排队买凉粉的情景,那是她最喜欢的场景,凉粉在商贩手上的碗里轻轻切着,竖切横切浇上醋汁儿蒜汁儿一气呵成,“这个凉粉真硬,真好啊。”那时的食客发出由衷的赞美。“这里的野馄饨好吃不贵,啤酒价格也亲民!”在上街里的一个个整齐干净的小吃摊位前,游客们分享着自己的美食体验,一去这么多年,热闹和喧嚣又回来了。
重回“比肩接踵,车水马龙”,这背后,是久久为功的努力。随着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行动的开展,市南区在改善民生、保护风貌的前提下建设水龙池子广场,这成为大鲍岛区域的重要节点项目。
青岛市南水龙池子作为具有公共社交功能的市井文化场地,承载了大鲍岛区部分历史文化、市井气息,在设计修缮过程中,依托历史街区资源,将其塑造为多元聚合的文化记忆集中展示地,为历史街区重塑一个新的文化客厅,为人们提供一个具备城市文化共情的精神场所。
作为青岛城市文化的根与魂,历史城区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过程,也承载了城市的生活文化,彰显城市精神和特质,它的革故鼎新,更是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重中之重。
鲍岛涟漪映今昔,一位普通市民的“独家记忆”,串起这块“三角地”的前世今生,对徐本茹老人来说,尽管老邻居们已经散落各地,但是这里的更新建设却始终让他们牵挂,这甚至成为凝聚往昔邻里情义的一种全新方式。一代又一代的人,来来又去去,如水般生生不息,作为青岛里院街区独特的社交文化空间,过去的记忆和现在的欢聚,其内涵一脉相承,亦日新月异,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