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青岛频道>内容详情

国际友人青岛行:体悟河海文化 领略上合之“合”

2023-11-02 14:01:5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广爱 实习生 杨硕

10月24日,青岛市举办“国际友人青岛行·走进胶州”活动,邀请长期以来为青岛市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参访大沽河博物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体悟青岛河海文化底蕴,感受上合之“合”的时代魅力。

大沽河是青岛地区最大的河流,被称为青岛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不仅浸灌着这一方热土,哺育着两岸的人民,也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地域文明。大沽河博物馆是大沽河流域乃至胶东地区历史文化、青岛河海文化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走进这座博物馆,国际友人们在历史载体、情景再现、科技创新等手段的共同呈现下,从悠久灿烂的史前文明,到广袤富庶的汉代封国;从唐宋海上丝路的兴盛,到明清口岸的熙熙攘攘,赴了一场自旧石器时代到清朝末年的时空之约。复原后的古街场景为国际友人们重现了北宋时期“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江北大港——板桥镇港口人烟市井、交易繁华的繁荣景象。参观后,伴随着胶州剪纸传承人生动活泼的讲解,国际友人们兴致盎然地体验了“福”字剪纸活动,零距离感受了非遗的魅力。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青岛的先民用聪明智慧和勤劳双手,缔造了古老海陆区域的文明,开创了古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如今,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青岛,充分发挥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重要节点作用,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征程上展现着新担当。

走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国际友人们步入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从以“海汇繁花、珠贝生辉”为主题、象征“合”的圆形布局建筑造型中感受青岛滨海特色、山东文化底蕴和中国开放包容的时代形象。在上合元素文化展示区内,国际友人们沉浸体验了上合组织国家历史、经济、产业、文化、艺术等元素,直观感受到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间商旅文交流合作成果。上合组织国家特色食品、消费品、工艺品、农产品琳琅满目,引得国际友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随着远程屏幕切换,国际友人们“来到”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展厅。聚焦“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为用户提供“贸易+通关+物流+金融”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堪称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贸易要素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打通的“数字丝绸之路”。1个总体目标、2个平台定位、3个服务载体、4种服务对象、3大主要功能、8个功能模块、73项子功能,跟随工作人员的讲解,国际友人们系统了解了平台的建设思路、总体框架和功能体系。主展厅展示了平台立足于跨境贸易真实场景,如何构建联通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监管部门与贸易企业的国家级数据共享交换枢纽,通过跨境采购、一站通关、全链物流、智税引擎、特色金融、全景服务六大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系统性解决方案的整体流程。国际友人们纷纷表示,该平台集“贸易+通关+物流+金融”综合服务为一体,为贸易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监管机构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展现了多边资本、技术、人才深度交融与合作发展的前景,热切期望依托该平台,以青岛市为支点进一步拓宽与相关国家沟通桥梁、系牢经贸纽带,推动各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配置,共谋发展、共享繁荣。

活动后,还举行了青岛市国际友人授牌仪式,向近年新聘请的青岛市经济顾问颁发证书,鼓励国际友人更好地投身于青岛市发展建设。

今后,青岛市将继续通过“国际友人青岛行”活动搭建与国际友人的“交流对话场”,持续巩固扩大国际友人“朋友圈”,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向国际社会传递青岛声音,让外籍人士进一步了解青岛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感受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展示开放包容、蓬勃自信的新时代青岛形象。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