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商报速豹新闻网 隋隋 通讯员 姜小凡
“我现在能自己制作简单的短视频了!”已经退休九年的刘积才成就感满满,学习劲头十足的他是市南区“大V带小V”活动的忠实粉丝,场场活动一次不落,“希望学习更多新媒体知识、有朝一日能自己创作出受大家喜爱的短视频作品。”刘积才说。
海底世界、奥帆博物馆、五四广场……市南区不少的景致绝佳之处都成为“大V带小V”的采风课堂。“之前社区开展的摄影技巧公益课就很好,现在又能学到视频剪辑技巧,真是一条龙服务!”来自滨海花园的杨大爷为“大V带小V”系列活动点了个赞。从课堂学习到采风实践,居民们通过拍摄创作短视频,打卡市南美丽风景,记录身边美好生活。
网络空间里的最大民生,莫过于百姓身边故事,娓娓道来。群众的点滴幸福在平台上记录,网络成为获取信息、了解时事、分享生活的主要渠道。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但与此同时,银龄群体追逐时代潮流的步伐踉踉跄跄,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8亿,已占了总人口的19.8%,占比不低的老年人面临的“鸿沟”日益成为数字时代的民生堵点之一。
如何使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市南区给出了自己的最新“解法”。联合市南区自媒体协会,整合网络名人资源,市南区组建起规模20余人的“网络名人讲师团”,面向中老年群体,定期开展新媒体使用相关培训,策划举行实地采风和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学习新媒体知识,发现身边美好,弘扬网络正能量。2023年以来,共举办社区公益课43节、街道内训1次、采风活动8场,覆盖社区42个,总参与2000余人次。
“我们年纪最大的学员有88岁了,但学习能力特别强,采风每次都出来,真是‘活到老学到老’。”“青岛小铭同学”说。抖音粉丝11.1万、全网粉丝100万的他是市南区自媒体协会的成员,也是市南区“大V带小V”系列活动里深受学员们喜爱的“小铭老师”,“我印象很深的一次课,三四个阿姨是一起来的,上课归上课,一听要下什么剪辑APP,说什么都不下。听课听到一半的时候,阿姨感兴趣了,想自己动手操作,问我们APP怎么下。”他分享着课堂上的趣事和感触,“第一次采风去的是爱情小路,好像得有100多人吧。许多老人上课和采风都特别积极,对他们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参与和陪伴。”
湛山街道居民邱锡蓉参加过盐城路和高邮湖路社区公益课堂,“学到了推拉镜头、一个方向分段拍摄等很多拍摄技巧、剪映功能和制作技巧。”除收获知识技能外,和更多朋友相识相交也是她喜爱“大V带小V”的重要原因,“我经常参加媒体和社区的线上线下的公益活动,愿意结交更多有梦想、有追求的人。希望这个平台的年轻人能坚持带我们一起学习,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短视频制作,都是我学习的主要目标。电子信息化时代,我们渴望有这样好的平台。”“大V”们走出网络、来到居民身边,进社区新媒体授课、做领队游市南采风。市南区用文娱活动充实了银龄群体的闲暇时光,助力居民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激励网络正能量更强劲传播。
邱阿姨还是两次市南融媒“大V带小V”短视频采风比赛的冠军。市南融媒APP首页下滑,在“大V带小V采风作品展有奖评选”版块里,2023年12月18日结束的青岛海底世界采风作品评选总投票数10964,34号邱锡蓉的作品《海的故事》以1507票力夺第一,“我的票数遥遥领先”,邱阿姨很自豪。除有奖评选版块外,市南融媒APP还推出“大V带小V作品展播”版块,“里面都是居民自己上传的作品”,市南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党航说,“我们和自媒体协会合作,推出丰富多彩、居民喜闻乐见的有奖活动,既为居民提供展示平台,也是在扩大市南区自己的传播力与服务力。”2023年11月,《市南融媒——“大V带小V”,传递正能量》获评全省县级融媒主题应用案例。
老有所依、老有所安。每一个或大或小、或年长或年轻的时代足音,都应当在网络空间里留下属于自己的阵阵回响。“青岛小铭同学”说,“老年人是一个更大的发声群体。学习以新媒体形式展现生活,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另一种乐趣。”无论是开设新媒体课堂、还是引导中老年群体创作自己的短视频,都能在欢颜笑语中有效消弭对于电子产品的畏难心理,满足中老年人对信息素养、数字技能等的需求,切实解决他们在高频生活场景中智能应用的现实困难,助力中老年人走进数字时代、融入数字时代,在乐享智慧生活中提升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通过开展‘大V带小V’系列活动,我们希望能拉近中老年人和智能时代的距离。”市南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秦雪莹说,中老年人是见证市南区发展最多的人群,他们在市南住得最久,对于市南理解最透也爱得最深,“帮助中老年人发出自己的时代之音,也是在讲好市南故事,传递市南好声音。”
下一步,市南区将用好新媒体力量,持续开展更多更精彩的“大V带小V”活动,让人人皆可成为“小V”,打造市南的群众宣传队伍,让“小故事”传播正能量、撬动大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