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赵进 实习生 于铭鑫
仲裁作为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是重要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也是国际通行的商事争议解决首选。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推进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仲裁办立足新时代发展定位,将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始终秉承“依法、公正、亲和、高效”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仲裁专业优势,案件质效显著提升。随着城市更新、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合同争议日益增多。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专业技术要求高、施工过程复杂等特点,其合同纠纷往往争议标的额较大、疑难问题众多、法律关系复杂、影响社会民生。仲裁具有专家断案、意思自治、便捷高效、保密性强、域外可执行等制度优势,更能满足建设工程争议解决的需要。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岛仲裁委员会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仲裁法律制度优势,快捷高效处理建设工程争议,助力本市建设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青岛仲裁委员会受理建设工程类案件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共受理建设工程类案件487件,占受案总量的46%;2023年,共受理建设工程类案件626件,占受案总量的38%。2024年上半年,共受理建设工程类案件524件,占受案总量的63%,同比增长34%,争议标的额18亿元,同比增长64%;审结案件473件,裁决结案143件,调解(和解)330件,调解和解率69.8%。
加强案件管理,聚力提升仲裁质效
完善顶层设计,提高仲裁制度建设水平。加强案件全流程管理,发布实施新版《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制定《青岛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试行)》,建成以仲裁规则为核心、专业规范及调解规则等为补充的专业化规则制度体系。制定完善案件受理服务指南,修订《仲裁庭组成工作规定》《重点案件管理规定》,制定《建设工程案件程序指引》《庭前工作指引》《网络视频开庭程序指引》,完善内部研讨、专家论证、核阅管理等工作机制。
加强办案动态管理,提高仲裁程序规范化水平。健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服务”全流程仲裁服务模式,让群众少跑腿、服务多延伸。建立案件审理情况登记台账,加强立案、组庭、开庭和结案各环节跟踪管理。制定《关于延长仲裁案件审理期限的工作规范》,强化仲裁庭责任,严格案件审限管理,落实各仲裁流程时限要求,全面缩短建设工程案件审理周期。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案件办理全程动态管控,加快推进建设工程案件办理工作。推行重点建筑企业案件回访制度,形成仲裁服务工作闭环。
聚力提高办案质效,提升业务工作精细化水平。制定《类案办理指引》,组建建设工程类案审理团队,统一类案裁判尺度,实现类案速裁、简中求质。定期组织业务研讨活动,针对建设工程案件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案件办理中遇到的复杂疑难情况,集思广益,聚力攻坚。编写建设工程典型案例,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为仲裁建设工程案件提供精准示范引导。
强化仲裁监督管理,持续提升仲裁公信力。主动接受法院监督,与市中级法院签署施行《关于完善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仲裁案件保全和执行高效衔接机制。主动接受检察监督,与市检察院建立检察监督仲裁工作机制,拓展监督渠道,防范虚假仲裁,规范仲裁行为。加强内部监督,修订完善委员会章程、议事规则、仲裁员管理办法、防范和惩治虚假仲裁工作指引、仲裁员惩戒操作指引、鉴定机构使用管理、仲裁案件管理监督等规定,加强过程把控和细节管理,推进仲裁庭在有效监督下独立运行。
推进仲裁信息化建设,数字赋能仲裁高质量发展。积极协调推进“青岛智慧仲裁平台”项目立项和建设,致力打造集仲裁业务办理、OA办公于一体的仲裁信息化平台,提升仲裁案件办理信息化水平,强化仲裁程序全流程管控,加强对仲裁队伍全过程监督,充分保障各仲裁参与方知情权,及时回应当事人的解纷诉求,让仲裁程序在阳光下运行。项目建设已进入政府采购环节,服务当事人和仲裁庭的核心业务模式将率先建设、落地,以满足各仲裁参与方提高纠纷解决质效急需。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建工仲裁优选地。持续打造信誉良好、公道正派、专业精湛、勤勉审慎的专家型仲裁员队伍,遴选高素质建工专业仲裁员286名,满足日益增多的建工案件解纷需要,提升建工仲裁案件质量水平。强化仲裁员监督管理,健全仲裁员聘任、管理、考核评价及退出机制,落实仲裁员动态评价及考核机制。设立“人案相适”的建工案件专办秘书团队,健全仲裁秘书分级分类教育、管理、培训、考核等制度体系,创新导师带学机制,打造具有高度职业素养的专业化秘书队伍,建立适应青岛仲裁品牌和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专业人才培育、培训工作格局,为锻造仲裁公信力,满足当事人多元法律服务需求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完善多元解纷机制,聚力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建设
打造多元法律服务平台,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加强建设工程案件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构建“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格局。积极打造低成本高质效的多元法律服务平台,加强与商事调解组织、商协会合作,推动仲裁与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对接,形成建工纠纷多元法律服务合力,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推动仲裁与商事调解、社会组织调解、人民调解等有机衔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生态。
推进诉源治理,加强法仲联动。与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深化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同时,与市北、崂山、平度等基层法院建立法仲衔接机制,成立诉前仲裁调解工作室,加强诉前调解与仲裁有机衔接。建立仲裁前调解优先推荐机制,落实诉前调解与仲裁衔接分流机制,实现建设工程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多元化解。
推广“四位一体”解纷模式,服务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持续优化建设工程领域“一站式”贴心管家服务,加强与建设行业协会、专业调解组织合作,出台《建设工程领域纠纷“评调裁一体化”工作办法》,建立资源共享、多方联动的一体化纠纷解决机制。持续扩大建设工程领域“谈判促进+争议评审+调解+仲裁”多元解纷模式应用范围,制定《青岛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试行)》,拓宽建设行业市场主体维权路径。联合市建筑业协会、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等举办培训宣讲活动,打好“调解+争议评审、谈判促进+仲裁、争议评审+仲裁”等多元解纷组合拳,加大建设工程领域纠纷向仲裁引导力度,公正高效化解建设工程领域纠纷,服务城市更新城市建设,优化宜居宜业营商环境。
优化仲裁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优化政策供给,厚植仲裁发展动能。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出台三批仲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推出“高效办理涉企案件、公正化解涉企纠纷” 等36条机制措施。提升市场主体仲裁体验感,厚植建筑企业发展新动能。
强化协同联动,形成仲裁服务合力。与市住建局出台《关于发挥仲裁法律制度优势 服务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与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合力面向低效片区建设开发项目宣传推广仲裁,推动与市住建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工商联构建五方联动机制,同向发力服务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走访调研,打造仲裁暖企环境。实行“领导带队+专家参与+专员跟进”上门服务模式,深化全员宣传推广仲裁法律制度行动,深入部分“中”字号建设企业走访调研,对市属国有建设企业实现走访全覆盖,对接民营建设企业问需问情,推动仲裁服务向“前端加强风险防范、中端做好纠纷化解、后端实现诚信履约”全链条延伸。20余家重点建设企业已将合同争议解决条款规范为提交本会仲裁。
深耕特色领域,发挥专业仲裁院职能作用。青岛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仲裁院是青岛仲裁委员会设立的综合运用多元解纷方式防范化解建设工程领域纠纷的专业工作平台,其职能为面向建设工程领域宣传推广仲裁法律制度,推动建设工程领域融合谈判促进、争议评审、调解、仲裁的多元解决模式创新与应用,推动仲裁服务由争议解决向法律风险防范延伸,优化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青岛仲裁委员会不断加强建设工程专业仲裁院平台建设,优化职能定位和人员组成,建立调度考核机制,定期召开仲裁院工作推进会议,切实发挥好建设工程仲裁院在建设工程领域推广仲裁法律制度的职能作用。同时,发挥建设工程仲裁院联系对接行业调解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人民法院、政府部门、商协会、调解组织合作,深入建设行业靠前服务。
加大惠企服务力度,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合青岛市建筑业协会、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举办建设工程领域专题讲座。灵活运用政府开放日、模拟仲裁庭等宣传交流方式,加大建设工程领域“谈判促进+争议评审+调解+仲裁”四位一体多元解纷模式推行力度,帮助企业合理选择争议解决方式,增强运用仲裁方式解决商事纠纷的维权意识。
下一步,青岛仲裁办将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持续提升仲裁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作出仲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