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海边
是呀,青岛人都把大海当作自己的故乡。老西镇人还会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和大海打交道的人,海边就是我的家。”
青岛湾,海边的家(图片 | 张岩提供)
的确,青岛的西镇,旧称西岭,自古以来,就是胶州湾畔的一个三面环水的地方。这里是港湾,也是出海口。从青岛口,到团岛口,经过团岛灯塔,再到小港湾,这里的渔家环水而居,面对着一汪蔚蓝色的大海。
1951年,团岛一路建设工人宿舍(图片 | 张岩提供)
难怪青岛乡土诗人刘筠,在1929年就写过这样一首描写《西镇》的诗,道是:
三面帘栊纳水光,
幽栖拟结小茅堂。
生憎奇臭随风散,
莫误花香与酒香。
诗后,还有一小跋,题曰:
西镇距青岛五、六里,中隔岭埠,今连为一片。惟居民寥寥,商业远逊东镇。地出海中,幽静可居,但近屠兽场。居人多煮买头蹄肠肺,气味乃大不堪。
这就是说,青岛最早的民居不但紧临大海,而且还住着像琅琊、胶东一带古以流行的“海草屋”。
不过,到了1934年以后,这里便出现了繁荣的市镇景象:道路纵横,原先的“海草屋”也变成了鳞次栉比的近代民居“里院”。像大家熟悉的八个“平民大院”,也是这时候建成的。
邹县路里院(图片 | 张岩提供)
一眼望去,不仅仅是西镇,满青岛,几乎全是这种“里院”建筑。成为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青岛典型的特色民居。其建筑样式和功能是这样的:
一、所谓的“里院”民居,全部为双层建筑。且按街道、路网的肌理分布,沿地势和海湾走向而筑。诸多式样可分为口、日、目、田、回、凹、凸等几种类型。
二、其中的每家每户,大多都在16平方米以内,有内走廊,一门两窗,并设有烟道。凡是面街的,也都外加两扇窗户,便于通风和采光。
三、一般的“里院”,都设有一挂楼梯和一个大门。大门非常高大,多为双扇木制,也有铁制的,有圆有方。每晚7点钟有人关门,并合闸送电。仅留大门上的小便门,供居民出入。有的“里院”较大,或是几个跨院、上下院、南北院等等,供人出入的大门就多了,二至四个不等。其楼梯也常常是双挂的,也有三挂四挂的。像街里一带有名的“广兴里”,就是这样。
四、其实,“里院”仅仅是青岛民居的一个统称,但“里”和“院”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以上所说的,主要是“里”的建筑格局。而“院”架构,多为阁楼式平房。像西镇的八大“平民院”就是显著的代表。
青岛城区改造前的里院建筑(图片 | 逄淑才提供)
“院”也叫“大杂院”,主要是指居住人群的杂乱。像在小港出海打鱼的、赶脚拉货的、拉洋车的、做小买卖的、纺织工人、剃头修脚搓澡的、沿街叫卖的和捡破烂包赃的等等。
可“里”的人口构成就不一样了。故“里”的人口职业属性比较高。像警察、教师、邮局职工、公司职员、铁路职工、水电职工和一些公司老板等等。所以,青岛的“里”,有好多都是职工宿舍。
大鲍岛里院(图片 | 张岩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在“里院”中,都有公共厕所和自来水龙头。尤其在那些“平民大院”中,公共厕所都是大而独立的建筑。有的,还有一排水泥洗衣池子和整齐的晾衣架子。像西镇的挪庄大院,由于人口已达数百户,这里曾经还额外设有小学、菜店和邮局。
历史城区
总体说来,青岛的“里院”可分为五大片区:即西镇片区、海关后片区、中山路片区、小鲍岛片区和台东片区。一句话,青岛的早期民居,就是青岛城市构成的基本底色。
像康有为所说的“红瓦绿树”,指的就是青岛城区的独特风貌;而他所称的“碧海青山”,指的就是青岛城市中“山海一体”的自然环境。
城市风貌的新经典
有人说,青岛是中国唯一一座在现代化进程中既没有破坏老城,又成功建设了新城的大型城市。这话虽说有些溢美之词,但这确实是真话,也是事实。
未开发的东部城区(图片 | 张岩提供)
回想,1992年青岛城市中心的“东移”,当时叫“东部开发”,无疑对老城保护起到了决定性、划时代的作用。让我们记住这一光辉的历史足迹吧!这是青岛人的智慧,也是青岛面临时代选择所迈出的艰难而果敢的一步!
也就是说,在建设新青岛、大青岛的新征程中,青岛的城市规划者们是有前瞻性的,眼界是开阔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因为在当时,青岛人的这种气魄、胆识和远见,在全国是没有先例的。
1993年7月,建设中的东部新区(图片 | 张岩提供)
还记得1990年初春,陈强、宋丹丹、黄宏、李金斗、陈涌泉和杭天琪等文艺明星来青岛演出期间,在迎宾馆的接待酒宴上,陈强老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对青岛市委的主要负责同志说:“我这是第三次来青岛,前两次都是解放前。我感觉青岛的城市面貌与半个世纪前没什么两样,变化不大。现在全国的许多城市都在大张旗鼓地拆除老城,建设新城,青岛也应该迎头赶上。我希望在我再来青岛的时候,能够看到一座崭新的青岛!”
这给沉思中的青岛,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即对于老城是大拆大建,破旧立新,还是在继承和保护传统的基础上,异地开发,重新建设一座新城?让老城和新城交相辉映,风貌融合。青岛人显然选择了后者。
东部新区(图片 | 张岩提供)
大约在1998年夏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城市规划和保护总协调员亨利先生来到青岛。他在考察了青岛的老城和新城之后说:“青岛的这种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
他还兴致勃勃地问我:“青岛的新城比老城,到底扩大了多少倍?”
我回答:“不管是城区面积还是道路建设,差不多都扩大了五倍。”
他感叹道:“像这样新城和老城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经过大规模城市改造之后,又浑然一体的城市,青岛是一个创新。”
事实正是这样。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保护青岛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景观性,青岛便推出“十个山头”的改造工程。像今天的网红打卡地,也是中外游客津津乐道的山头景观——信号山的“三支火把”建筑,还有小鱼山的揽潮阁等等,就是当时城市规划中的点睛之笔。
信号山(图片 | 张岩提供)
记得当时的《青岛日报》还为信号山的“三支火把”落成作过一个有名的标题,道是:《信号山发出信号:旋转餐厅开始旋转》
朋友,你可别小看这样一个新闻标题,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还是很丰富的。
首先,在历史上,信号山确实是每天都要向全市发送气象信号的。如挂旗语,挂风球,还挂航船出入胶州湾的指挥信号等等。
其次,人类最古老的信号之一,就是火把。这叫做“举火为号”。
第三,这是青岛第一座设立于山头公园,可以360度俯瞰青岛市容的旋转餐厅。记得当时市民纷纷涌向信号山,都想亲眼看一看百年青岛的发展变化。
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青岛城市规划者们的全新理念和文化追求。在青岛人的创新里面,无处不蕴含着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坚守。
所以,在后来的许多影视片中,还有摄影图片中,人们常常会见到信号山的“三支火把”和小鱼山揽潮阁的身影。
现在还屹立于东部城区的国际华侨饭店,一向被誉为“东部第一楼”。1993年,在东部还是一片菜地,一片繁忙的建筑工地的时候,最先拔地而起的,就是这座高大建筑。这里一度成为东部的唯一地标,那时将其比作东部城区的“泰山北斗”,也不为过。
但后来崛起的新市政府大楼、五四广场,还有奥运会帆船运动中心,应该是大青岛、新青岛真正的城市地标。也是青岛“山海城一体”的最大的城市景观。
五四广场沿线(图片 | 孙志文提供)
如果要说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年的城市变化,青岛东部城区的新面貌、新景观,无疑是青岛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新名片。
也就是说,青岛之美,不仅有老城之秀丽之典雅,也有新城之壮阔之豪情之现代。
来源: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