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赵进 实习生 徐立选
8月1日下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青岛市海洋发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的相关情况。青岛市在海洋领域努力打造“海洋好办”服务品牌, 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海洋领域营商环境,创建“碧海红帆 引领深蓝”党建品牌。
坚持提质增效,在持续优化服务环境上下功夫
在服务标准上再提升。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智慧化能力品质提升活动,提服务、优流程、减材料,实行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面推行“一次办好”“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持续打造“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服务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
在服务能力上再提升。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浓厚氛围。针对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推行“首问负责制”“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实行专人对接、事前介入、上门服务、全时服务等更直接更便利的服务,不断提高审批效能,保障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在服务品牌上再提升。扎实落实优化服务一揽子政策,打造“海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将品牌文化影响力全面推向窗口工作,形成密切协作、为民服务的强大合力,切实当好企业的“贴心人”和“服务员”,持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坚持精准畅通,在持续优化用海要素保障环境上下功夫
做好政策宣传指导。用足保障政策,为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主动服务,靠前发力,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引导项目科学选址,落实节约集约用海要求,合理确定用海方式,规范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受理项目用海申请之后,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推进项目用海手续办理,推动项目顺利落地,争取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优化用海审批程序。对违法违规用海查处和问责尚未到位、利益相关者协调尚未完成等暂时不符合受理条件的项目,可以先行开展用海论证和专家评审等技术审查工作,大力提升用海要素供给能力。
项目用海与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一并审查,对利用“未批已填”历史遗留围填海、无新增围填海的项目,可在提交海域使用申请材料时一并提交竣工验收测量报告,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与竣工验收测量报告合并审查;在项目用海批准并全额缴纳海域使用金后,对填海竣工验收申请直接下达批复。
坚持公平有序,在持续优化市场环境上下功夫
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调整一批行政权力事项下放至西海岸、崂山等7区市海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打通赋权最后“一公里”,提高政务事项办理效率。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发布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完善具体审批改革举措、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定时做好市场主体登记信息认领,推动审批监管工作的无缝衔接。
全面实行行政许可清单管理。将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做到清单外无许可,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提高审批效能,为企业和群众营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审批服务环境。
坚持科学供给,在持续优化人文政策环境上下功夫
推动“海洋15条”落地见效。以《关于贯彻落实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的实施细则》为抓手,支持现代渔业、航运服务业等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推动海洋人才集聚与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构筑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要素生态。
实施海洋人才发展计划。以《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为统领,落实《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暂行)》,会同各相关部门开展产业聚才、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政策兑现。支持海洋领域人才参评省级以上人才工程、项目和计划,赋予头部企业以及具备相应条件的海洋领域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自主荐才权,推荐的人才择优纳入市级人才工程进行培养和资助,激励青岛市海洋人才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预计到2025年,青岛市海洋人才总量达到60万人左右。
强化海洋重点项目服务保障。深入实施“周调度、月通报、季讲评”项目推进机制,市委海洋委办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定期召开青岛市海洋项目调度推进会议,9月份举行青岛市海洋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协调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支持和推荐海洋重点项目申报省、市重点项目库,助力项目提能升级。建立问题反馈和办理机制,采取走访调研、现场办公等形式,推进解决制约项目发展的困难问题,推动海洋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