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频道>内容详情

共摸排1.84万个项目,青岛市全力服务营商环境提升

2023-09-05 17:10:1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齐颖 实习生 徐立选

9月5日下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创新三个工作机制,政企互动零距离

建立“自然能办”专线专办机制。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开通“自然能办”服务热线、监督热线,开展“处长接电话”活动,建立“专线接听、统一派单、依责办理、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实现企业、群众诉求承接、转办、答复“全链条”“闭环式”办理,推动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国信中学项目落地等问题的解决。发布《青岛市土地规划领域营商环境需求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听取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企业反映的不了解规划手续办理流程、项目房产手续不全无法进行转移登记等具体问题,全部分解责任,持续督办解决,努力打造“自然能办”服务金招牌。

建立企业联络员机制。在充分调研市场主体需求基础上,创新建立企业联络员机制,首批向40个重点企业或项目一对一派出处级领导干部担任企业联络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问题,当好“办事员”;为企业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规划方面的意见建议,当好“参谋员”;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法规政策指导,当好“宣传员”,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和企业的满意度。

建立省市重点项目土地报批专员制度。为解决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信息不对称、项目选址不明确等六类问题,建立重点项目土地报批专员制度。与用地单位负责人直接联络,减少中间层级和信息流失,对项目报批“一地一策”一揽子调度推动,存在问题协同各部门并联解决。一竿子插到底、一揽子管到底、一清单办到底,有效缩短项目手续办理周期,提高项目落地效率。目前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13个项目用地报卷已获批。其中,潍柴动力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项目将实施电控零部件、燃料电池、固态锂电池等多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建立全球高端工业设计、中试、生产、推广应用生态圈,对推动青岛市全球人才集聚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紧盯市场主体需求,政策赋能更精准

一方面,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加强政策创新,保障政策供给。2023年以来,聚焦企业最迫切、最急需的政策需求,累计研究出台政策16项,持续释放政策创新红利。针对事关项目落地、企业发展的用地空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关键事项,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6项措施”,其中包括“建设项目多部门联合选址”“持续推广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企业发展、群众办事。针对控规调整,影响企业发展预期的客观情况,推动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范围内形成控规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变更的共识,出台《青岛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管理规定》,分别明确各类型控规调整的内容和程序,进一步增强控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市场主体投资信心。针对打造更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的现实需求,动态调整了土地招拍挂出让条件“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明确禁止设置影响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排他性条件等内容,确保土地招拍挂出让合规合法、有序高效实施,支持市场主体充分参与竞争,促进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强化政策解读,推动政策落地。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政策解读会,对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内规划保障、新增用地指标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不动产登记服务等方面政策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进一步帮助企业把握政策内容,用好政策措施,服务企业发展。研究制作《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能办”服务手册》,向重点企业介绍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政策、“自然能办”企业办事高频事项服务指南等内容,让企业更清晰“如何办事”。联合市工商联,举办工商联首席政策官政策宣讲会,为60名工商联首席政策官解读土地征收等企业最关心关注的政策,现场为土地房屋产权人不一致、体育项目建设审批等实际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开展“法润自然”法规政策系列宣讲活动,举办“惠企赋能促发展”“不动产登记知识进万家”“城市更新产业用地政策及投融资模式法律实务讲座”等专题宣讲,提升土地规划领域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精准性,帮助企业吃透用活政策,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红利。

坚持分级分类施策,破解难题见实效

对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常态化推动化解。针对重点建设项目、民生项目落地实施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立“解难题”工作专班,定期到区(市)、企业调研走访,集中调度研究,梳理问题症结,提出工作路径,推动问题解决。2023年来,对10个区(市)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各区(市)提出需要研究、协调、解决的事项问题44个。这些问题大多时间跨度大、涉及利益主体多、情况错综复杂,其中,市北区盐滩剩余片区“一地两证”问题、郑州路片区权属纠纷问题等15个问题已解决。特别是郑州路片区项目,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特事特办,会同市北区政府,创新性采用搁置争议、设立补偿安置资金共管账户的形式推动项目土地出让,最终该项目以线上价格“熔断”后线下“竞品质”成功出让土地。

对群众办证难题,开展专项整治。启动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成立由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高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网格化大排查。截至8月31日,青岛市专项整治摸排阶段的工作已结束。青岛市144个街道100%完成摸排,共摸排1.84万个项目、涉及居民316万,将285个新摸排项目纳入专项整治台账、涉及居民10.96万户。另有44个上一轮转移登记率较低等项目,涉及1.9万余户,一并纳入此次专项整治继续推进个人产权证办理。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针对建设单位灭失、手续不完善、未缴纳税费等八类突出问题,打通各部门责任链条,用足用好各级政策,差别化提出指定责任主体、依法完善手续、实行“证缴分离”等处置措施,防止将企业责任转嫁成群众负担。截至8月31日,青岛市新纳入专项整治台账项目中,已有154个项目完成化解,涉及居民5.66万户,化解项目数量已过半。

聚焦发展重要领域,项目落地有保障

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做好规划空间保障,为推动建设项目落地,组织相关区市采用附图承诺的方式,预支规划规模6368亩,保障了地铁4号线、动投创新园一期等16个项目用地空间。实行允许不限数量的预支计划指标,用于保障急需落地的重点及民生项目,青岛市使用计划指标 1.7万亩,满足了小沽河、青兰高速等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土地供应,坚持能供快供。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出让标准地84宗,5452亩。探索建立工业用地“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现工业用地利用管理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为青岛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土地要素支撑,推动全市完成土地供应2.18万亩。

拓展项目用地空间。以盘活挖潜存量土地为重要抓手,推进产业区域“二次创业”,引导优先使用批而未供用地、闲置地和低效片区腾空土地建设重点项目,推动土地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今年以来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48万亩,低效片区新增腾空土地1.35万亩,为产业发展创造了用地空间。青岛市启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提升青岛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制定第二批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建设工程免于审批范围由14类扩大至24类;实行规划审批“告知承诺许可”“图证分离”及全流程“多测合一”,推动项目“拿地即可办证”。

“三个一”定制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落地。为省市重点项目建立一套信息台账和问题台账,为每个项目配备一位项目管家,提供从项目策划生成、前期工作到土地规划审批全过程的一整套定制服务,全力保障实施类项目按进度要求落地开工。推动虚拟现实创享中心、官路水库等423个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落地开工。

赋能城市品质提升,规划引领促发展

强化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针对青岛市工业用地布局分散、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较低、工业项目发展“同质化”等现实问题,加快编制工业用地布局专项规划,稳定城市近远期工业用地规模总量;分级明确工业用地用途转换正负面清单,严格用途管控;按照“基本规模不减少、产业布局更合理”的原则,实施工业用地“占补平衡”,严格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由8%提高至10.5%,保障医疗、教育、文化、社区、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供给。针对停车设施规划建设有关问题,对标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学习借鉴先进做法,深入一线进行现场调研,找准停车难题症结根源,系统研究提出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推进停车资源开放联网共享、优化路内停车设置、加大停车管理力度等对策及建议,从停车场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一系列方面做好停车设施要素保障,加快青岛市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题。

加强城市设计引领。聚焦城市更新建设,开展张村河区域城市设计,国际公开招标,市区两级一体化推动,邀请国际顶级专家团队共同参与,携力将张村河片区打造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窗口示范区。完成李村河(张村河)下游、重庆路高架城市设计,打造绿色休闲健身长廊和生态环保“腰带”,建设城市迎宾大道门户形象。建立社区规划师工作机制,征集了22家设计单位、252位设计师组成的39个社区规划师团队下沉社区,为八大湖街道、湖岛街道等31个街道提供社区规划师服务,助力打造美丽家园。

推进便民利民创新实践,登记改革惠民企

全面推广不动产“带押过户”。为有效解决存量房交易过户中“转贷”办理时间长、资金负担重、交易效率低等问题,创新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房“带押过户”服务。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在原按揭抵押权不解除情况下,房屋买卖双方可直接办理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自4月该业务常态化推广以来至8月底,共办理存量房“带押过户”业务287笔,抵押总金额8.6亿元,业务范围遍及青岛市域。

实行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与税务、财政、银联系统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业务系统集成,企业和群众扫一次码即可缴清不动产登记涉及的各项税费,改变以往税和费分别缴纳的情况,提高了企业和群众不动产登记便捷度。

扩大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范围。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范围在原来的26项登记业务基础上,新增存量房赠与、抵押期间夫妻更名等19种不动产登记小类,更多不动产登记业务在青岛市范围跨地界、无差别办理。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