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杨杨 通讯员 陈蔚 刘昊桢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勇担国家战略使命,为全面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近日,山东省政府正式印发《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充分发挥新区先行先试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新区全面提质增效、向更高水平迈进,保持新区在国家级新区中的领先地位,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
《行动计划》共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3大部分,围绕重点任务提出开展六大行动,包括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建设行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行动、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建设行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提升行动、内外开放合作深化行动、民生改善提质行动,细化实化了未来三年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和“任务书”。
扩大海洋经济优势,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在《行动计划》中,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建设行动被放在6大行动之首,也彰显着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海洋经济的引领作用。
《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到2025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1%以上。省委省政府将从加快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入手,实施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建设行动。进一步推动新区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建立以董家口港区、前湾港区为枢纽的国际航线网络。支持蓝色种业发展,支持新区引进培育海洋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支持船舶装备领域的保税维修再制造试点。强化岸滩和海洋漂浮垃圾常态化监管,创建国家美丽海湾,打造最美休闲海岸带。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也是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行动计划》明确,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行动。
省委省政府支持新区打造先进制造业体系,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加快推动“芯屏”产业发展;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化工新材料、氢能等领域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向新区布局。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积极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加快推进两业融合发展;推动技术创新、软件、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服务业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开展碳捕捉碳利用技术试点,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产业化;支持新区促进氢能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打造氢能创新发展试验示范区。塑强文旅融合发展新优势,建设休闲度假黄金海岸,打造灵山岛、竹岔岛、金沙滩等旅游精品;挖掘“非遗”项目价值,培育特色文创产品。
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自贸区建设再升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建设行动。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支持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强化科技平台载体赋能,支持新区争创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大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立新区四链“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扎实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
争取到2025年,国家级涉海创新平台达到16个,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500家、1200家,新增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
《行动计划》明确,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提升行动。推进先行先试,加快《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方案》试点任务落地实施;争取青岛自贸片区开展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促进开放合作,搭建大宗商品航运物流与采购基地、国际海员中心、国际船供中心等平台。提升金融服务能级,打造“线上+线下”全覆盖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进优质融资租赁SPV(特殊目的实体)项目落地。
提升开放发展能级,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内外开放合作深化行动,到2025年港口连通国际港口数量达到320个,海铁联运箱量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一,进出口额超过3400亿元。
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深度参与黄河流域“9+2”跨境电商合作交流平台建设,深度参与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探索“飞地经济”等合作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区,推进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保税物流中心、董家口粮食仓储中心等进口促进平台发展。到2025年,货物贸易进口规模突破2000亿元,服务贸易进口规模力争突破100亿元。支持国际组织和国际展会在新区布局,高水平打造“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支持新区2023年举办中欧环境和气候青岛论坛。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行动计划》明确,实施民生改善提质行动。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实施山东省医疗能力“攀登计划”,打造以国家、省级重点专科为引领、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支撑、整合型健康服务共同体为基础的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支持新区打造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和特色专业群,加快首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支持新区创建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