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杨杨
9月26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召开政策吹风会,介绍了《支持区内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
《实施意见》主要聚焦做好大学生“引、育、用、留”四个方面的工作,多措并举全力促进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率实现新突破、大提升。2023年,实现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万人以上,留区就业创业率达到20%以上;力争到2024年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4万人以上,留区就业创业率达到25%以上;2025年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8万人以上,留区就业创业率达到30%以上。
在“引”才方面。全面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每年面向新区“5+5+7”等重点产业企业和重点项目,挖掘大学生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面向专精特新、青岛百强等民营企业挖掘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为留区就业大学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积极畅通大学生求职渠道。依托“智找活”产业人才供需通等招聘平台,每年组织驻区高校举办大中型校园招聘活动30场以上,畅通大学生留区求职渠道。
深入开展大学生融区行动。每年开展“高校师生走新区”“名企游学”等游学实训活动35场以上,让大学生走近新区、融入新区、留在新区。
在“育”才方面。大力加强院校学科建设。协同驻区高校优化调整学科设置,培养适应新区重点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鼓励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或设立“企业冠名班”,推行“工学一体化”菜单式教学模式,联合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积极完善就业创业教育。发挥职业规划导师团作用,每年开展公益性就业创业辅导等活动15场以上,设立“双创”培训课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着力强化实习实训工作。鼓励驻区高校在新区企业、科研院所、机关事业单位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新增20家以上,鼓励、引导大学生实习实训4000名以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在“用”才方面。探索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打造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引导大学生年留区就业创业1000人以上。每年组织开展“校城融合主题沙龙”系列活动6期以上,推动校企技术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合作载体共建,畅通校企对接合作渠道。
积极搭建交流服务平台。每年组织开展歌舞大赛、读书会、相亲等系列活动10场以上,覆盖驻区高校大学生等青年人才5000人以上。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青岛国际啤酒节、“蓝洽会”等大型节会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多维度融入新区。
着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每年开展产学研和投融资对接活动5场以上,通过成果转换落地,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打造“青博荟”博士后服务品牌,常态化发布博士后岗位需求目录,举办博士后项目路演对接活动,诚挚邀请国内外博士、博士后来新区创新创业。
探索建设环高校人才创新圈。依托驻区高校科教资源集聚优势,建设环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古镇口大学城人才创新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科创企业、创新创业团队的集聚作用,吸引更多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
在“留”才方面。积极提供青年人才安居服务。争取年内配租配售人才住房2400余套,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享受8折购买产权型人才住房的政策,或人才住房租赁补贴的政策,为大学生本地就业提供优惠住房保障。充分发挥“青年驿站”作用,面向大学生提供7天的免费住宿。
着力强化青年人才政策落实。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硕士每人每月800元、博士每人每月1200元、最长36个月的住房补贴,可享受硕士10万元、博士15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补贴,还可享受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有效激发大学生在新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完善推广青年人才市民“一家亲”平台。建立就业创业、文化旅游、交通查询、学习资料交换服务等模块,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学习、生活等服务。四是积极营造青年人才生活氛围。组织驻区高校大学生参加新区举办的半程马拉松、杜鹃花会、青岛凤凰音乐节等重大文体节庆活动,丰富大学生休闲娱乐社交生活。
本《实施意见》可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站进行查看,具体事宜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咨询电话为0532-85166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