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齐颖
2024年9月20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近年青岛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在入法入规中体现鲜明价值导向。在法规规章的制定过程中,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更好地体现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围绕服务和保障民生,出台全民健身条例、教育督导条例、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等法规规章,保障公民权利、增进民生福祉。围绕历史文化保护,出台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老旧街区改造管理办法,留住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脉。围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出台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在社会治理中体现鲜明价值导向。强化严格执法履行职责观念,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纪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推行“综合查一次、一次查多项”,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全面落实行政处罚决定和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引导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重塑信用形象。加强深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统筹推进美德青岛与信用青岛建设,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探索开展信用积分应用,开设“美德超市”“信用超市”等美德信用兑换场所,营造“守信有益、信用有价”的诚信氛围。将核心价值观写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等社会规范,塑造共同理念和行为规范。
青岛市中级法院此次发布的10件典型案例,主要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空间乱象治理,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障,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弘扬了“文明”“和谐”“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理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绵延传承中华文明。惩治违法失德行为,营造安全稳定的公共空间,助力构建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
坚持小案不小办,塑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在邻里矛盾造成小伤自行住院治疗案中,法院合理划分双方责任比例、确定赔偿范围,对“小伤大治”行为不予鼓励、不予支持,倡导邻里和睦相处、友善共处;在被相亲对象纠缠申请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中,法院通过当庭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受到骚扰的女性撑起“法律保护伞”,引导树立自由平等、互相尊重的婚恋观。五是依法保护特殊群体,弘扬扶弱爱幼传统美德。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下一步,青岛检察机关将持续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监督办案,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公正司法引领社会公正,进一步凝聚社会法治共识、筑牢人民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