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高妍妍
3月13日,青岛市崂山区举行媒体见面会,记者从见面会上获悉,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崂山区基本建立起以生物创新药、医疗器械为核心、以海洋生物医药为特色,以医药服务为支撑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全区汇集黄海制药、蔚蓝生物、琛蓝健康、博益特等130余家企业,拥有60多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24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20%。
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海洋特色
崂山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先发优势,规划建设总面积5700亩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园区采用“一廊带动,两翼崛起”的空间布局,沿崂山科技创新走廊、株洲路和滨海大道布局中心城片区和大北海片区,提出“1+3+N”发展方向,聚焦海洋生物医药,培育海洋创新药、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及功能制品,同时重点发展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医药研发服务三大新兴领域,打造以海洋为特色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完善体系建设,助推产业持续发展
创新赋能聚力打造“中国蓝色药库”。推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与黄海制药联合开发的抗乙肝病毒海洋药物LY102进入临床试验,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抗慢阻肺药物MBH212、抗凝血药物GS19完成临床前研究。科技成果加速落地。鼓励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和骨干企业加快研发创新,2024年实现3款化药仿制药取得注册证书,4款三类医疗器械及34款二类医疗器械完成注册,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重点企业持续发力。黄海制药持续深耕慢病领域,2款仿制药物申报注册;华仁药业3款腹膜透析液产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琛蓝健康可吸收止血微球获批三类医疗器械证书;海信医疗自主研发4K荧光内窥镜获批二类医疗器械证书。加速推动产业集聚。坚持“走出去 请进来”,2024年赴上海、广州等地招商走访,新引进优质项目35个。推动薛长湖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关键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了海养生物、海廪生物项目;发挥支付宝集团大数据平台优势,落地蚂蚁逸康互联网医院。加快广州喜鹊医药等项目洽谈招引。
加快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的载体空间
在平台建设方面,依托与军事医学研究院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产业园大北海片区打造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新药发现、安评、药代、制剂”四大中心,项目一期2025年上半年投用。产业项目方面,2024年推动源嘉生命科技产业园一期揭牌启用,医疗康复聚集中心完成二次结构及装修施工,预计2025年完成竣工验收;华芢生物医药产业园、誉蓝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在建。
下一步,崂山区将将紧紧围绕市生命健康产业专班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全市“10+1”产业体系,以培育壮大合成生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为着力点,营造创新活跃、转化顺畅、主体繁荣、要素完备的产业生态。
加快招商引资。聚焦海洋生物医药、创新药物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精准招商,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海洋生物医药和器械领域,围绕海洋创新药物、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功能制品等细分赛道,依托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博益特等单位,积极链接国内行业头部企业,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创新药领域,加快“喜飞基金”设立,推动广州喜鹊医药项目尽快迁址崂山。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加强与国家医疗器械协会、青岛市医疗器械协会、青岛市医学会等对接合作,全年力争洽谈招引优质产业链项目30个以上。
抓实项目建设。坚持“竣工即投产”,促进总投资约40亿元的6个重大建设项目快建设、快投用。推动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一期上半年投用;华仁药业医疗膜材扩产项目5月竣工投产;医疗康复聚集中心、新华锦国际康复医院等项目年内竣工验收;华芢生物医药产业园、誉蓝产业园等项目加快主体建设。
激发创新活力。聚焦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需求,协同推动重大海洋医药科研攻关和产业化进程,力争全年新增二类及以上医疗器械注册批件20个以上,新增药品注册证书5个以上。支持合成生物产业扩量提质,推动生物酶催化合成甘油葡糖苷等产业化项目示范投产、新一代流式细胞仪等项目获批取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支持企业申报海洋活性物质高值化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
《山东商报》社主办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联系电话:0531-88197600 邮编:251000
速豹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subao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18076号